提起曼特宁,很多人习惯称它为“最具男性气质的咖啡”。
难道咖啡还有性别?
其实,这是人们喜欢把口感偏苦的咖啡和男人联系在一起,有时把男人比作咖啡,有时把咖啡比作男人。前者有意大利名言为证:“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强劲又充满热情。”后者就是到处流传的关于曼特宁咖啡有阳刚气质一说,据说是因其口感的浓烈、醇厚,就像一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说曼特宁很爷们,是想形容它苦味厚重,酸度较低,适合深度烘焙,虽说长得不太好看吧,毕竟生长在海拔750~1500米的高原上,品质很高贵,喝着很高雅,总之不一般。
曼特宁咖啡又称“苏门答腊咖啡”,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曼特宁并非产区名、地名、港口名、也非咖啡品种的名,它的名字从何而来呢?
它是印尼曼代宁mandheling民族的音译。据说,在二次大战日本占领印尼期间,一名日本兵在一家咖啡馆喝到香醇无比的咖啡,于是他问店主,咖啡的名字,老板误以他是问你是哪里人,于是回答:曼代宁。战后日本兵回忆起在印尼喝过的“曼特宁”。于是托印尼咖啡客运了15吨到日本,竟然大受欢迎。曼特宁的名字就这样的传了出来,那名咖啡客商现在就是大名鼎鼎的普旺尼咖啡公司(PWN)。
1877年咖啡锈病袭击印度尼西亚诸岛,咖啡树大面积死亡,当地人从非洲引进了抗病能力强的罗布斯塔咖啡树。如今印度尼西亚依然是咖啡的重要产地,罗布斯塔种占其总产量的90%,而曼特宁咖啡是稀少而高贵的阿拉比卡种类,在蓝山咖啡出现之前,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
黄金曼特宁(Golden Mandheling):简单地说,就是以更细腻的手法处理的曼特宁咖啡。纯手工采摘咖啡豆,以半水洗方式对生豆进行处理,四次人工挑豆,剔除缺陷豆,处理完的咖啡生豆颗粒完整,大小一致,口味比普通曼特宁更甘醇,既有曼特宁本身的粗犷风格,又带有一种漫不经心的优雅,属于不可多得的咖啡极品,一直是欧美市场的宠儿。
陈年曼特宁(Aged Mandheling):绝非陈旧的咖啡豆,而是让咖啡生豆在原产地的地窖中至少储藏三年,主人经常翻 动,使生豆能接触到空气和水分。岁月的洗礼会磨去曼特宁咖啡的酸味,增加其醇度,此时的咖啡口感更圆润,更甘甜,余味也会更悠长。欧洲人极其喜爱陈年曼特宁,如同中国人极其喜爱普洱茶一样——“收藏时间的精灵”一词也可用于形容陈年曼特宁。
曼特宁口味浓重,带有浓郁的醇度和馥郁而活泼的动感,不涩不酸,醇度、苦度可以表露无遗。曼特宁咖啡豆的外表可以说是最丑陋的,但是咖啡迷们说苏门答腊咖啡豆越不好看,味道就越好、越醇、越滑。
除了印尼咖啡特有的醇厚味道以外,还有一种苦中带甜的味道,有时还掺杂少许淡淡的霉味,深受喜欢喝浓度烘焙咖啡的人士的喜爱;典藏苏门答腊曼特宁咖啡之所以称之为“典藏”,是因为它在出口前在地窖中储藏三年。但典藏咖啡绝不是陈旧的咖啡,而是通过特殊处理的略微苍白的咖啡,这种咖啡更浓郁,酸度会降低,但是醇度会上升,余味也会更悠长,还会带上浓浓的香料味道,有时是辛酸味,有时是胡桃味,有时是巧克力味。在蓝山咖啡还未被发现前,曼特宁曾被视为咖啡中的极品。
曼特宁简史:
1669~169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把阿拉比卡咖啡移植到巴达维亚(Batavia)即现在的雅加达(Jakarta),开启了印尼咖啡种植业的新纪元。
19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东印度公司扩大了苏门答腊、巴厘岛、苏拉威西岛和东帝汶的咖啡种植区。
1880~1890年,叶锈病肆虐爪哇岛,荷兰人改种具有更强抗病能力的罗布斯塔种,幸运的是曼代宁(Mandheling)高地疫情较轻,成为印尼阿拉比卡的主要产区。
1888年,北苏门答腊的多巴湖(Lake Toba)地区,因为气候更为凉爽,开始引进阿拉比卡,树苗就是来自曼代宁高地。
1924年,位于亚齐省(Aceh)塔瓦湖(Lake Tawar)附近的伽佑(Gayo)高地,从多巴湖(Lake Toba)地区引进阿拉比卡树种。
1942年,日本占据苏门答腊,严禁咖啡出口,爪哇曼代宁逐渐淡出世人的视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返乡的日本大兵偶然想起他喝过的香醇无比“曼特宁”于是向现在大名鼎鼎的PWN进口印尼咖啡,从此“曼特宁”在以讹传讹中声名远播。
说曼特宁是“最具男性气质的咖啡”,听着又让咖啡君有些困惑,这咖啡还分男性气质女性气质?难道这跟橙子一样分公母?
原创文章,作者:Brokenwa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icafe.net/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