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咖啡有很多传说。不过,要等到16世纪早期的威尼斯商人和荷兰人开始在欧洲贩卖咖啡,这种代表着“力量与热情”的东方饮料才开始真正进入西方的风俗和生活。据说英国是最早开始进口咖啡的国家之一,1690年代,仅伦敦就有2000多家咖啡馆。跟随大航海时代的轨迹,这种一度极为昂贵的“黑色金子”扩张了在全世界的消费版图。
1675年,“咖啡馆之父”亨利·布兰特出版了一本名为《为咖啡馆辩护》的小册子,论证咖啡馆何以优于酒吧的理由。对正在被卷入第四次咖啡浪潮的我们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咖啡重不重要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吗。
不过,咖啡的另一个神奇之处在于,从速溶咖啡、连锁咖啡馆的烘焙咖啡到更多精致的咖啡,每一次咖啡浪潮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次生活方式的革新。因此,在天猫超级品类日喊出“升级你的生活”的口号的时候,释放迷人味道的咖啡当仁不让。
在活跃于1900年代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的现实小说《叛逆》中,主人公强尼生活的底层家庭,每天早上的餐桌上也一定会有煮咖啡,尽管壶里装着的“只不过是一种挺热的、混浊的液体”。像巴尔扎克那样一天喝50杯咖啡,或是像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那样一直泡在巴黎的各大咖啡馆里的生活,对20世纪初的普通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奢侈。
美国普通家庭要喝到真正意义上的咖啡,要等到1938年雀巢推出速溶咖啡品牌。直到此刻,咖啡总算成为了方便购买和冲泡的标准化产品。尽管这种萃取过度的速溶咖啡缺乏咖啡的醇香,足量的咖啡因还是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接下来的战争带动了速溶咖啡在全球的庞大需求。到1962年,全美每人每天平均消费量为3.12杯。咖啡成为了真正的平民饮料。
一旦冲泡一杯咖啡成为日常,寻找更好喝的咖啡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1960年代,美国新移民Alfred Peet和Erna nustsen开启了一场关于咖啡精品化的革命,Alfred Peet重视咖啡豆的烘焙,Erna nustsen更注重产地,通过连锁咖啡馆的形式,咖啡的深焙以及意式浓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成功占据了生活的阵地。拿铁、卡布奇诺等风味咖啡,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为人所知。人们总算知道,咖啡还能如此的醇香、馥郁、迷人。
再也不用为咖啡馆辩护了,提供舒适体验的咖啡馆化身为年轻人流连的社交场所,进而演变成流行文化的背景板。在经典美剧《Fraser》中,咖啡馆是重要的场景之一。风靡全球的美剧《老友记》的开场,就发生在剧中一家叫做“Central Perk”的咖啡馆。咖啡馆的沙发,是剧中主角端着咖啡聊八卦最重要的聚集点之一。
《穿Prada的女魔头》中的小助理,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给主编买咖啡。巴尔扎克那句“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不再是作家的独享,变成了咖啡迷们的口号。
连锁咖啡馆的标准化口味存在的时间够久了,越来越多的独立咖啡馆出现在街头巷尾,产地、年份、庄园、萃取手法、烘焙手法……咖啡爱好者们开始执着于还原咖啡本身的醇香和韵味,精细工艺制作的每一杯咖啡,和由此衍生的咖啡美学,兼容各种咖啡爱好者的个性,也为全世界的创作者提供者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在《爱在黄昏日落前》,美国青年杰西和法国女孩赛琳娜九年之后在巴黎重逢,他们在巴黎十一区的纯真咖啡馆流连忘返。在《遗愿清单》中,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爱德华喜欢喝速溶咖啡,他告诉好友卡特麝香猫咖啡是从猫的大便中提取出来的。痴迷于麝香猫咖啡的好友露出窘迫的表情,身患癌症的弗里曼顺利地实现了一个遗愿:笑到流泪。
人们总是在改变生活,或者被生活改变。一杯咖啡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咖啡才是一杯真正的“好”咖啡?依然是存在于真实世界的问题。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和琳琅满目的咖啡品牌提供选择,也带来迷失。
在人类的咖啡历史中,没有什么时刻比此刻更需要关于咖啡的真知灼见了。于是,第四次咖啡浪潮开启了,在经历了对物质的狂热追求后,“好”咖啡不再是即时、或是精细,而是“适合”。进入天猫超级品类日的咖啡专场,用准确的判断排除一些关于咖啡的犹疑,被卷入第四次咖啡浪潮的我们,也许可以从一杯更适合自己的咖啡里找到准确的定义,让咖啡艺术真正溶入个人的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Brokenwa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icafe.net/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