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移民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快乐这两字说起来简单,但却是天底下最复杂的事情,它包含了太多东西。而移民能带给孩子的,不管是正面的或负面的,也绝非简单的快乐二字。
移民加拿大快三年了,这期间我每时每刻的都在陪伴孩子的成长。对于王中王这样一个出生在中国、成长在加拿大的孩子,我亲身感受着这个社会带给他的成长。
同学说,每周末他要带儿子从朝阳赶到海淀去打橄榄球,来回路上就要将近2个小时,周末一天学两个兴趣班,一天的时间就用光了。我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早早就已经开始体验,我们成年人的各种焦虑。
加拿大的孩子也忙,3点放学后,家长会开车带孩子穿梭于各个兴趣班之间,不过路上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在这个最重视社区发展的国家,通常在任何一个城市的任何一个社区,十分钟车程内能解决几乎所有生活和教育问题。
一般人认为,加拿大的孩子学习轻松,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王中王现在就读的学前班,学校每天都会留家庭作业。再加上英文、中文、读书、钢琴、小提琴、打球,孩子每天的时间也排的满满的。
尤其在华人孩子当中,王中王已经算是轻松的了。根据我的观察,平均一个孩子至少标配5个兴趣班。
你可能会说,这跟国内有什么区别,又把那一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风气带到了加拿大。但在加拿大这些兴趣班真的是兴趣,能坚持下去的都是孩子喜欢的,孩子不喜欢的放弃也不可惜。更重要的是,没有k12教育的压力和同伴间的竞争。我领孩子学英文是让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孩子能够尽快开启英文阅读的世界;学习中文是为了让他有种族的认同;音乐是让他锻炼专注的能力和刻苦的精神;打球是为了让他强身健体,未来能有一项享受其中的运动。
他的教育中,没有一项是迫于老师和学校的压力,更没有同学间的竞争攀比。毕竟从小到大,班级都没个排名,别人的成绩你也无从得知。
孩子稍微大点,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社区义工、社团组织、打工赚钱充斥着每个孩子的生活。
经常听说中学孩子10点钟打完比赛回家开始写作业的,根本不用家长督促,因为孩子早已经养成了自己规划时间的习惯。
如果不能妥善利用时间,往大了说你就不能融入社会,往小了说连学校课程都不能过关,甚至没时间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美国种族简史》里曾经做过详尽的调查,中产阶级以上的群体在教育孩子时,会把孩子的所有时间塞满,让他不断的参与到各种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去。而贫困阶层的孩子,往往有大把的时间浪费,放了学可以在街头疯玩。
作为北美社会中最重视教育的种族,华人移民的孩子永远是忙碌和充实的。时间同样是一天24小时,但在有限的时间中,他们获取的生命体验无疑更多。同时,他们还将掌握利用时间的诀窍,更有价值的体会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更强壮的身体
妙峰山从山脚到山顶的公路有20公里,海拔爬升整整1000米。因为景色优美,汽车少路况好,再加上较高的难度,成为北京自行车友心中的圣殿。
第一次骑车爬山,我对“生不如死”这个词有了切身的体会,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也莫过于此了罢。当时真有过即使一头栽下悬崖,也不想再骑下去的冲动。
第一次妙峰山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中要一刻不停的攀登,绝不能休息。只要一休息,身体就会重新体验一次跨越极限的痛苦……有过长距离体育运动的人都知道,在过程中要跨越一个身体的极限,才能在后面顺利的完成挑战,而这个极限是难的一关。
但当我跨越了身体的极限,拼尽最后一点力气登顶后,最终用时120分钟。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挑战成功的快感瞬间击中身体的每个毛孔,并且那快感一直延续了半个月。我为自己骄傲,我更清楚的了解了自己的极限和潜能,这么艰难的事情我也可以做到。
很快,我就有了第二次的妙峰山之旅,而时间缩短到了90分钟。再后面是80分钟、70分钟,乃至于最好成绩60分钟。
这期间,我的体力并没有明显提升,也没有刻意训练。我只是拥有了自信,也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身体极限和实力。有了第一次攻克难关的体验,我知道下次可以更好。很多困难你会发现,其来源不是外部,而是自己。
认知自己,或许是我们需要一生的时间去感悟。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运动我得到的启发最大,是种醍醐灌顶的顿悟。也正是因此,我后面的人生,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申请移民还是重头再来,我都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运动改变我的那年,正好28岁。而王中王他们这些在加拿大的孩子,运动开始于幼儿园。
在任何一所加拿大的学校,即使是冰雹和暴雪,孩子也到户外活动。我曾经感受在零下30度的天气,课间操场的“热火朝天”。
学校中午吃饭的时间普遍在10-15分钟,这之后老师会把所有学生都赶出门,让孩子到户外活动。下雨天即使浑身湿透也没关系,没有人觉得这是问题。
加拿大小学的操场总会有一个类似儿童乐园的攀爬设施,我开始的时候很奇怪,为什么很高的滑梯没有台阶,孩子要怎么上去呢?但这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乐趣,他们会想尽办法,踩着一切可以利用的支点爬到2、3米高的地方。
儿童乐园里最受欢迎的项目是叫monkey bar的东西,其实就是云梯,孩子吊在空中,用手一格一格向前攀爬。我总是惊奇5岁的孩子居然攀爬的像个猴子,西人或者华人的孩子都是如此。尤其是女孩,灵活性和力量一点不输于男孩。总之,课间的学校就像一个马戏团。
都说西人不爱给孩子报兴趣班,那是他们把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体育上。加拿大有数不清的体育俱乐部,包含你能想象到的一切运动。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有一两项擅长甚至专业的运动。在各个社区的公共运动场,夜里10点还灯火通明,运动队的孩子还在挥洒汗水。
家长们也乐此不疲,日常的训练上课还是小case,最大的投入是跟着孩子打比赛,经常要在凌晨或半夜开车几个小时接送孩子。加拿大家长在孩子体育教育上,时间的陪伴、金钱的投入,一点都不比我们通常意义的数理化音美来的少。
这个社会为什么如此重视体育?或许,北美的教育体系正是看中了体育运动在孩子成长中的特殊意义。身体素质的培养和体育锻炼绝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运动中学习困难,学习自信,学习自我认知。
首先,孩子们会学会尊重彼此的不同。学校的每个班级里都有各种肤色的孩子。王中王的班级中,就有欧裔、华裔、韩裔、日裔、非裔、拉丁裔等等各个族裔,而华裔中又包含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移民。他们从小就在各种肤色、文化和语言中长大,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朋友。
从微观的角度讲,他们从小就见怪不怪了,多多少少都了解各个族裔文化。从宏观的角度讲,同处一个屋檐下的基本规则就是尊重,只有尊重彼此的不同,才能获得自身的尊重。
孩子们会学会尊重老人。每年学校都会有到老人院演出的活动,让孩子们的天真给老人们带来欢乐。学校还会专门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组织的活动,比如grandparents day,就是要孩子们给他们表演节目。
而尊重都是彼此的,老人们都爱孩子。我领着王中王走在街上,总有老人过来逗他。有一次在商场,一个素昧平生的老人还给王中王投了币,去坐电动玩具。
孩子们会学会尊重自然。学校每年会有四到五次的郊游 field trip,去大海、森林、农场感受自然。没有孩子不喜欢大自然,这是人类的天性。而保护自然也是他们的从小养成的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
他们从小就接受要保护动物的教育,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垃圾的严格分类和回收,他们了解很多植物生长的知识,他们也在享受着自然带来的健康和享受。
孩子们会学会尊重规则。加拿大的学校很重视个性发展,我们甚至感觉北美的课堂有些散漫。孩子们上课时不需要正襟危坐,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坐在地上比坐在椅子的时间多。但加拿大的学校却又最重视规则,霸凌、打架、抄袭等涉及到原则的问题,绝对零容忍。
我每周都去学校当志愿者,老师真是nice到不要不要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但涉及到纪律和原则问题,老师板起脸来孩子们都溜溜的,我看着都吓人。走到社会上,遵守规则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个社会的秩序和诚信其实都靠规则在维系,一旦违反规则,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孩子们会学会尊重技能和劳动。即使是加拿大最好的学校,目标也不是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领导者或科学家。孩子们有可能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任何一根螺丝钉,他们必须要学会和尊重劳动。
白石南素里最好的一所中学,以学术和乐团出名,这对于一所排名顶级的学校来说并不稀奇。可在这所学校中,木工和厨师的教育也同样出色,甚至世界闻名。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学习上出类拔萃,同时居然还学到了一手好木工,已经开始给家里做家具了。除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兴趣,学校更希望孩子能够尊重技能和劳动,尊重每一份职业。无论公司CEO或是饭店厨师。
孩子们会学会尊重“爱”。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事物,也是联系人类之间关系最坚固的纽带。北美可能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地区了,这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虽然加拿大和美国对新鲜事物都非常包容,但在社会伦理方面,它要比亚洲和欧洲保守许多。尤其是家和社区的概念,极为重视。这里很少有加班或夜生活,一个人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度过。
如果说加拿大重视“爱”的教育,这些教育潜移默化的来自于家人的陪伴和厮守,来自于邻居、朋友的扶持帮助,甚至来自街头一个陌生人的微笑。所以,往往一个相对简单的社会,会换来更加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来源:大伟探秘加拿大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原创文章,作者:Brokenwa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icafe.net/2232.html